Friday, January 18, 2008

梅聯高層迎家鄉領導一行

李純德書記致送紀念品予林光如會長等梅州聯會首長


【本報訊】(記者 鄭群)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諮議會主席余鵬春等首長日前假該會會所,歡迎梅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純德一行11人到訪,賓主雙方舉行友好座談。李書記向鄉親詳細介紹了過去一年梅州市行政監察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新一年的工作展望。


李純德介紹打造陽光政府

李純德書記就過去一年該市為改進機關作風建設,提高機關效能,推進反腐倡廉建設,營造崇商重企的良好環境,打造陽光政府所採取的系列措施向鄉親作詳細通報;希望與鄉親保持緊密聯繫,共同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努力。

 

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代表該會,歡迎李純德書記一行到會指導,他向客人簡要介紹了會務發展情況。

 

林會長表示,梅州聯會的前身為義安公社,由2003年更名為梅州聯會,已有112年歷史。更名後的梅州聯會,以「新思維、新風格、新形象」全面拓展會務,聯會現有成員多元化,包括工商界、專業界等各領域鄉親,梅州市8個縣、市均有代表人物任該會領導。

 

據不完全統計,近年該會旗下的個人及團體為家鄉賑災、援助教育、興建客家公園等公益善慈事業捐款達5千萬元。其中為推動梅州人才強市戰略,該會籌集善款300多萬元成立培訓基金,與梅州市政府合辦「梅州人才培訓香港基地」現已在港及新加坡舉開辦6期培訓班,共有197名梅州市各級領導幹部接受培訓,成效喜人。


林光如余鵬春稱加強信心

此外,林光如會長、余鵬春主席表示,通過是次李純德書記對家鄉廉政工作的介紹,大家深受啟迪,加深了鄉親對家鄉未來發展的信心,該會將加大力度支持家鄉人才培訓及招商引資工作。

 

出席座談會的賓主還包括: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羅煥昌,副會長刁森發、劉小慜、藍瑞明、羅港柟,諮議會副主席曾廣訓,稽核巫宜鈔,常董李永貴、湯銘意、饒嵩華等。梅州市市委副秘書長謝雪瓊,市外事僑務局局長宋才華,市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羅時亮等亦有出席。

Wednesday, January 16, 2008

梅州市常委李純德訪梅州聯會

梅州市常委李純德訪梅州聯會


【大 公報訊】梅州市為了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加強與香港同胞的聯繫溝通,向他們通報該市行政監察情況,徵求他們對打造「陽光」政府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日前 委派梅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李純德率團拜訪了香港梅州聯會。代表團成員包括:市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羅時亮,市監察局副局長鄭安儀,市紀委紀檢監察員曹 志輝,市委副秘書長、市直機關工委書記謝雪琼,市外事僑務局局長宋才華,副局長黃勝平,市廣播電視台主持人白楊,記者楊揚,梅縣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李發 祥,蕉岭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盧堯生等。梅州聯會出席歡迎儀式的首長有:永遠榮譽顧問羅煥昌,會長林光如,副會長刁森發、張其焱、劉小粦、藍瑞明、羅港柟,諮議會主席余鵬春、副主席曾廣訓,稽核巫宜鈔,常董李永貴、邱萬忠、湯銘意、劉麗萍、饒嵩華等。


藍瑞明首先向客人介紹了聯會的會務歷史,介紹了一百多年來該會幾代人為國家、為香港、為家鄉所作出的貢獻,以及該會的「新思維、新風格、新形象」的會務發展理念。


李 純德則首先對聯會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謝。他說,來到聯會,感覺如沐春風,精神為之一振。聯會所提出的「三新」這個思想觀念,跟時代發展這個大環境非常吻 合,不愧為一個非常規範的、具影響力的、愛國愛港愛鄉的百年社團。他還提到該會長期以來對家鄉的改革開放,以及經濟文化民生各方面給予的支持,特別是聯會 創辦的人才培訓中心,為幹部隊伍觀念的改變,解決了一個根本的問題。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再次表示最誠摯的感謝。他向在座的大家詳盡通報了梅州市當地政府近 來推動的加強宣傳教育,弘揚廉潔文化,嚴格監督檢查,推行政策管理透明化,關注民生等,為保證政令暢通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他希望各位鄉賢能像以往一樣給予 指導和幫助,為梅州的崛起作出新的貢獻。


李 純德報告之後,林光如表示非常感動。他說:「梅州要發展,當家最重要。」梅州政府下大力度改革,像李書記這樣的外地人,也在為梅州奮力打拚,梅州一定會有 更美好的明天。作為旅港的梅州人,更加要一如既往地支持家鄉的發展,為加快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新梅州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其他在座的聯會首長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感言,他們誠摯熱情的講話獲得了陣陣掌聲,整個會場洋溢著濃濃的鄉情鄉誼。座談會後,聯會假裕華國貨宴會廳設宴接待梅州市客人。

Tuesday, January 8, 2008

興寧發展要下狠勁

終於有樓主回應興寧辦大學的倡議,但卻認為勞民傷財。其實辦大學不一定要花很多錢,單憑錢多也未必就能辦好大學。熟悉家鄉歷史的鄉親都知道,興寧曾經有所短暫但卻驕人的學校-興寧工校,校址就在望江,如今的黨校所在地。校園面積僅幾十畝地。四五十年代,物質的貧困可想而知,但因為是原東北工學院的一部(因抗戰遷移過來),師資力量雄厚,後來任廣東化工學院院長、省政協副主席的羅雄才先生就是該校校長。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興寧工校師生眾志成城,創造了一流的教學成績,在興寧教育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四五年代、文革剛結束時為興寧教育創造輝煌業績第一中學、寧中中學、各鄉鎮中學同樣是在艱苦條件下取得的。寫到這裡我心中禁不住陣陣酸痛,因為當年,無論是校長、無論是教師,無論是學生都是在饑寒交迫情況下執教和求學的。溫故而知新,興寧教育的靈魂並不是經濟上的大投入,而是一流的師德和一流的學風。對此,讓我們對為興寧教育作出各種貢獻,以田家炳、劉宇新、羅煥昌先生為代表的海外鄉賢,以彭子健、羅召振為代表的傑出園丁,以林若、張直心、王佛松為代表的共和國棟樑,以李近芬、劉立其為代表的人民公僕,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再回到興寧辦大學的議題。大學城當然搞不起也沒必要,我們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就在原工校現黨校辦行不行?三兩百畝辦個學院還是足夠的。工業大學、醫學院投入太大,先辦財經金融學院、師範學院、計算機學院(或者三個係)。財經金融學院的學生去充實興寧農信社、鄉鎮幹部隊伍,師範學院的學生充實教師隊伍,計算機學院的學生去處就更多了,算一算要花多少錢?都說興寧人有文化,有文化就要花少錢辦大事,有文化就要知難而進自立自強。振興興寧,信心、決心和恒心最重要,有利於子孫後代的事,必要時真的要拿出咂鍋賣鐵的狠勁來。

Tuesday, January 1, 2008

公民體育會

榮譽會長

霍英東博士

曾憲梓博士


永遠名譽會長

李汛萍 (1912~2000)

朱福勝

陳兆祿


名譽會長

余潤興

吳炳昌

莫貴良

梁祺佑

李毓宏

唐乃勤

李宗德

簡煥章

羅煥昌

劉錦慶

翁紹輝

陳世傑


名譽顧問

樊金滿

方奎

鍾興琳


會長

毛浩輯


副會長

盧偉強

吳其鴻

雷為有


主席

貝鈞奇


副主席

麥伯明

楊位醒

禤慶華

李志強


幹事及主任

總幹事陳迪英

總務主任魏旭東

總務副主任吳炯炯

財務主任林湃

財務副主任張波

審核主任張年

審核副主任黃錦源

會員主任黎廣超

會員副主任林峰

康樂部主任伍國才

康樂部副主任李廣林

婦女部主任張施敬

婦女部副主任張雪儀

田徑部主任黃仲謙

田徑部副主任余力

田徑部副主任黃嘉文

游泳部主任繆小明

游泳部副主任宋雲臧

籃球部主任孔慶紹

籃球部副主任黎廣輝

乒乓部主任盧平

乒乓部副主任鄺榮贊

足球部主任李永年

足球部副主任王國傑

足球部副主任蕭授朝

健身部主任蘇中平

健身部副主任黃強

健身部副主任余國寶

武術部主任馬如彪

武術部副主任林俊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