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興寧市寧中中學煥昌綜合樓落成

20061226,興寧市寧中中學校園喜汽洋洋,鑼鼓喧天,在這裡隆重舉行煥昌綜合樓落成典禮。香港梅州聯會“情系梅州”訪問團,羅煥昌先生、何冬青先生、餘國春先生、林光如先生、余鵬春先生等100多人,梅州市委常委,興寧市委書記陳桂光、興寧市市長江理達,市政府副市長肖衛華,外事僑務局、教育局、寧新新街道辦領導等參加了落成典禮。


煥昌綜合樓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永遠榮譽會長,梅州、興寧市榮譽市民,中國大成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煥昌先生捐資50萬元興建的多功能綜合樓,內有體育設施、師生食堂等。大樓的建成使用,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雨天的活動場所,而且解決了多年來困擾學校師生的就餐難、洗澡難、吃開水難的問題。煥昌先生是寧中中學的校友,他一向關心母校,從80年代初始,先後捐資近300萬元興建了煥昌教學大樓,佛華樓,運華科學館。


香港梅州聯會成立於2004,其前身是具有108年曆史的香港義安公社,宗旨是一如既往愛國愛港愛鄉,為祖國的富強、香港的繁榮穩定和家鄉的興旺作出應有的貢獻。今年,聯會領導得知嘉應學院和市職業技術學校仍有100多名貧困生亟待援助時,立即提出助學倡議,精心組織“情系梅州愛心行”,20061224日訪問梅州。寧中中學煥昌綜合樓落成剪彩是該訪問團在梅州系列活動之一。

東山教育基地形成藝術族群

東山教育基地又迎喜事。昨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在東山教育基地為“梅州市李有權藝術培訓中心、市藝術學校”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該項目總投資3200萬元,其中香港著名實業家李有權博士捐資1000萬元,它與亮勝客家藝術中心、廣東漢劇院、市山歌劇團等項目交相輝映,在東山教育基地形成了一個總投資 8000萬元、佔地面積4.7公頃、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的藝術族群,對梅州弘揚客家文化藝術、打造“世界客都”品牌具有深遠的意義。


奠基儀式由市委常委、副市長李金元主持。餘國春、羅煥昌、何冬青、林光如、余鵬春、梁亮勝、藍鴻震、饒美蛟等香港梅州聯會訪問團成員,李有權博士一行,劉日知、李嘉、陳小山、翁永衛、鄭少偉、陳衛平等市領導出席了儀式,並執鏟奠基(如圖)。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嘉,李有權博士,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梅州聯會副會長、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分別在儀式上作了講話,副市長陳衛平介紹了工程概況。李嘉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李有權博士贈送了“梅州市李有權藝術培訓中心、市藝術學校”效果圖,市藝術學校校長葉小秋向李有權博士頒發了“梅州市李有權藝術培訓中心、市藝術學校名譽校長”聘書。


李嘉指出,“梅州市李有權藝術培訓中心、市藝術學校”是實施“文化梅州”發展戰略,開發建設東山教育基地的一個重點項目,該項目的建設對於弘揚客家文化藝術、打造“世界客都” 品牌具有深遠的意義。該項目建成後,必將大大改善梅州市藝術學校的辦學條件,提高其教育水平,必將為“文化梅州”發展戰略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李嘉說,李有權博士是我們梅州在香港成長起來的著名企業家、社會活動家和慈善家,他鼎力資助市藝術學校建設的善舉和深厚的愛鄉情懷,令人感動、讓人敬佩。李嘉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樹立大局意識、奉獻意識和服務意識,全力支持配合項目建設。要按照“低成本、快速度、高質量”的要求,確保管好用好資金,確保工程質量,確保工程進度,確保2007年秋季開學,真正建成“優質工程”、“精品工程”。


李有權“鄉音無改”,以客家話表達了自己激動的心情。他說,我的父輩出生在舊社會,被“賣豬仔”來到南洋,自己則在飢寒交迫中出生,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但我是中國人、是客家人,客家人“誠實、守信、勤勞、儉樸、博愛”的精神不改,富裕起來後就要多行善舉,多做善事。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本,是民富國強的根本。我小時候因為家貧無法就學,現在更願意為教育事業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他說,希望更多的鄉賢為家鄉的發展出力,使梅州更加富裕和諧。


梁亮勝先生對李有權博士捐資千萬辦教育的善舉表示敬佩。他說,現在的東山教育基地與一年前“亮勝客家藝術中心”奠基時相比更漂亮了,相信不久後這個基地將以更加亮麗的姿態呈現在我們眼前,也一定會成為年青一代學習、繼承、傳播客家藝術的基地。


據介紹,梅州市李有權藝術培訓中心、市藝術學校佔地面積2.5公頃,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包括辦公大樓、教學大樓、藝術大樓、學生宿舍、多功能小演出劇場、學生飯堂、籃球場等,計劃於20074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8月建成並投入使用。該項目以“書山有路勤為徑,藝海揚帆曉催舟”為設計理念,採用中式現代主義手法設計,在建築上吸收中式園林和客家圍樓建築的精華,體現濃厚的文化與浪漫氣息,建成後將成為東山教育基地建築的一大亮點。市藝術學校進駐東山教育基地後,將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一流的聲譽”為目標,以特色求發展,以質量求生存,積極拓寬辦學思路,整合專業優勢,做強做大學校,為梅州市培養更多的藝術人才,更好地為打造“世界客都”和建設“文化梅州”服務。


東山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及專項工作組正、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市藝校全體師生、市職校部分師生等共2000多人參加了奠基儀式。

香港梅州联会在嘉应学院举行资助 贫困生真情恳谈会

寄语受助学生学习成才 勉励他们将爱心传承

12月24日下午,香港梅州联会在嘉应学院举行真情恳谈会,资助者与嘉应学院和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受助学生,面对面真情交流。余国春、罗焕昌、林光如、梁亮胜等寄语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成才,并勉励他们能将这份爱传承,将来有能力时也要回馈社会,关爱、帮助有需要的人。

香港梅州联会回乡访问团为期5天的“情系梅州爱心行”系列活动,由香港梅州联会永远荣誉顾问、中华大成行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焕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梅州联会永远荣誉顾问余国春,香港梅州联会会长林光如,香港梅州联会咨议会主席余鹏春等率领,于22日抵达梅州。这次组织的回乡访问团共有成员250多人,在梅期间,访问团将到全市各县(市、区)开展“情系梅州爱心行”系列活动,包括了解家乡发展情况,联情联谊,捐赠一批项目,参加本会或成员捐建的一批项目的奠基、剪彩仪式,举办一场“爱心传送晚会”为贫困生捐款等。几天来,香港梅州联会“情系梅州爱心行”访问团一行先后访问了丰顺县、梅江区 、大埔县和梅县,参加了部分捐建工程动工典礼,并为山区群众捐赠了一批物资。

嘉应学院通讯员----卓漫青

“情系梅州愛心行”系列活動走進平遠五項捐建工程落成剪彩


12月24日至25日,香港梅州聯會“情系梅州愛心行”回鄉訪問團走進平遠,在平遠中學、平遠縣人民醫院等地舉行五項工程落成剪彩儀式。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會長、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餘國春,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中華大成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煥昌,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首席永遠名譽會長何冬青,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香港梅州聯會諮議會主席余鵬春,香港梅州聯會永遠名譽會長林馨曾等訪問團成員及特邀嘉賓,以及平遠縣委書記肖文浩、縣長張映平參加了剪彩儀式。羅煥昌、何冬青、林馨曾分別在各自捐建項目的剪彩儀式上作了講話。


落成剪彩的五項工程包括:何冬青捐建項目差干鎮冬青中心小學、平遠中學吳康博士紀念教學大樓、石正鎮冬青實驗中學友恭樓,羅煥昌捐建項目平遠縣人民醫院煥昌樓,林馨曾捐建項目東石鎮中心小學林公頓紀念教學大樓。何冬青捐建項目剪彩儀式上同時頒發何冬青基金會獎學金,何冬青決定捐資50萬元支持差幹中學建設。 (摘自:梅州日報2006-12-26記者劉龍勝特約記者凌育政林永昇)

香港梅州聯會回鄉聯情聯誼傳送愛心

香港梅州聯會回鄉訪問團開展“情系梅州愛心行”系列活動
聯情聯誼傳送愛心


本報訊(記者張文梅) 22日,由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中華大成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煥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餘國春,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香港梅州聯會諮議會主席余鵬春等率領的香港梅州聯會回鄉訪問團抵達梅州,開展為期5天的“情系梅州愛心行”系列活動。


香港梅州聯會成立於2004年,前身是具有108年曆史的香港義安公社,其宗旨是:一如既往,愛國,愛港,愛鄉,為祖國的富強、香港的繁榮和家鄉的興旺作出應有的貢獻。這次組織的回鄉訪問團共有成員240多人,在梅期間,訪問團將到全市各縣(市、區)開展“情系梅州愛心行”系列活動,包括了解家鄉發展情況,聯情聯誼,捐贈一批項目,參加本會或成員捐建的一批項目的奠基、剪彩儀式,舉辦一場“愛心傳送晚會”為貧困生捐款等。


22日中午,訪問團首批抵梅成員共100多人首先來到豐順縣,舉行了隍上南希望小學捐建儀式。據了解,香港梅州聯會副會長丘瑞真女士前段時間得知家鄉豐順縣的隍鎮上南小學辦學條件差,便積極倡議捐款捐助上南小學,同時得到了余國春、林光如、余鵬春等的大力支持,共籌集資金30萬元,捐建上南希望小學。下午,訪問團一行來到蕉嶺縣,先後參觀了裕華國貨文化活動中心、吳育青科技館和在建中的縣體育館,對該縣近年來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顯著成果給予讚賞。


豐順縣委書記李忠良,蕉嶺縣縣長林健雄及市外事僑務局負責人等陪同活動。


本報訊(記者張文梅)23日,香港梅州聯會“情系梅州愛心行”訪問團一行80多人,先後訪問了梅江區、大埔縣和梅縣,參加了部分捐建工程動工典禮,並為山區群眾捐贈了一批物資。


上午,訪問團在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中華大成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煥昌,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餘國春,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香港梅州聯會諮議會主席余鵬春等的率領下,首先參加了梅江區水白中學運動場動工改造工程典禮。據悉,水白中學是一所具有70年曆史的學校。為改善育人環境,該校校友會提出了改造運動場的設想,得到了熱心賢達的鼎立支持,共獲得捐款60萬元,其中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副會長梁錫光各捐款15萬元,梅江區民營企業家梁雅佳、葉小天和三角鎮知名鄉賢鐘仕達分別捐款10萬元。隨後,訪問團一行來到大埔縣,舉行了捐款捐物儀式,其中香港森記建築公司董事長林坤源為建設大埔小學教學樓捐款30萬元,香港梅州聯會副會長藍瑞明代表深圳安加拉實業公司為該縣困難群眾捐贈現金和物資25萬元。下午,訪問團來到梅縣,參觀了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與該縣黨政領導進行了座談交流。


梅江區黨政有關負責人、大埔縣縣長李鋼、梅縣縣長李遠青等陪同活動。


本報訊(記者張文梅劉龍勝宋健軍通訊員吳智祥王鳳霞)來梅開展“情系梅州愛心行”活動的香港梅州聯會回鄉訪問團捐資204萬元,幫助我市1260名貧困優秀學生完成學業。 24日晚,市委、市政府在梅城客都大酒店舉行歡迎晚宴,宴請了訪問團一行。隨後,在嘉應學院世紀廣場舉辦了香港梅州聯會資助貧困學子傳燈愛心晚會,訪問團全體成員、市領導和嘉應學院一萬多名師生共度良宵,同唱愛心之歌。





晚會即將結束,全場同唱“傳一盞燈,傳一份愛”使晚會達到高潮。 (古禮賢攝)


香港梅州聯會訪問團成員及特邀嘉賓張廷翰、餘國春、羅煥昌、何冬青、林光如、余鵬春、梁亮勝、梁錫光、李有權、藍鴻震、饒美蛟、熊德龍、鍾家燕、白玲、李國泰、陳紹彬、楊文軒等250多人,市領導劉日知、李嘉、翁永衛、鄭少偉、陳衛平、曾百友、陳麗霞,嘉應學院領導李俊夫、程飚,以及各縣(市、區)長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宴會或晚會。


據了解,今年5月,香港梅州聯會得知嘉應學院和市職業技術學校仍有1000多名學生因貧困亟待援助時,立即向該會同仁及海內外鄉賢發出助學倡議,很快得到香港、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印尼和上海等地眾多鄉賢甚至非客籍人士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在短時間內籌得200多萬元善款。這筆款項全部用於資助260名嘉應學院和1000名市職業技術學校的貧困優秀學生完成學業。


晚宴開始前,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嘉代表市委、市政府與香港梅州聯會訪問團互贈了紀念品。副市長鄭少偉致辭,他表示,香港梅州聯會一直發揚客家人團結、愛國、愛港、愛鄉的精神,為祖國、家鄉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此次聯會組團回梅開展活動,對提倡社會公德、構建和諧社會,增強全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的意識,必將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香港梅州聯會今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家鄉的各項建設,攜手共創家鄉美好的明天。


在主題為“愛心傳送,桑梓結情”的傳燈愛心晚會上,副市長陳衛平,香港梅州聯會榮譽顧問、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常委、原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張廷翰,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餘國春,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分別作了講話。林光如代表香港梅州聯會向市政府捐贈了204萬元用於資助貧困學生的善款支票,嘉應學院向香港梅州聯會回贈了“惠愛樹人”匾牌。


陳衛平指出,香港梅州聯會為解決貧困學子就學困難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倡導和樹立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社會新風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她希望社會各界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捐資助學的行列中來,並希望受資助的學生把暫時的困難和香港梅州聯會的愛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學好知識、學會做人,立志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回報社會、奉獻社會。


晚會由市政府和香港梅州聯會主辦、嘉應學院承辦,主要由嘉應學院師生表演歌舞等,分為“傳一盞燈,傳一份愛”、“握著你的手,握著我的手”、“愛的紐帶”、“桑梓結情,擁抱太陽”四個部分,整場晚會貫穿著愛的旋律,精彩感人,最後在全體嘉賓與一萬多名師生同唱《傳一盞燈,傳一份愛》主題歌中結束。


24日下午,香港梅州聯會還在嘉應學院舉行真情懇談會,資助者與嘉應學院和市職業技術學校的受助學生面對面真情交流。餘國春、羅煥昌、林光如、梁亮勝等寄語受助學生努力學習成才,並勉勵他們能將這份愛傳承,將來有能力時也要回饋社會,關愛、幫助有需要的人。


(編輯:黎家進)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香港梅州聯會捐204萬元 助我市1260名學生完成學業

愛心傳送桑梓結情

2006-12-25新聞版權所屬:梅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張文梅劉龍勝宋健軍通訊員吳智祥王鳳霞)來梅開展“情系梅州愛心行”活動的香港梅州聯會回鄉訪問團捐資204萬元,幫助我市1260名貧困優秀學生完成學業。昨晚,市委、市政府在梅城客都大酒店舉行歡迎晚宴,宴請了訪問團一行。隨後,在嘉應學院世紀廣場舉辦了香港梅州聯會資助貧困學子傳燈愛心晚會,訪問團全體成員、市領導和嘉應學院一萬多名師生共度良宵,同唱愛心之歌。


香港梅州聯會訪問團成員及特邀嘉賓張廷翰、餘國春、羅煥昌、何冬青、林光如、余鵬春、梁亮勝、梁錫光、李有權、藍鴻震、饒美蛟、熊德龍、鍾家燕、白玲、李國泰、陳紹彬、楊文軒等250多人,市領導劉日知、李嘉、翁永衛、鄭少偉、陳衛平、曾百友、陳麗霞,嘉應學院領導李俊夫、程飚,以及各縣(市、區)長和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宴會或晚會。


據了解,今年5月,香港梅州聯會得知嘉應學院和市職業技術學校仍有1000多名學生因貧困亟待援助時,立即向該會同仁及海內外鄉賢發出助學倡議,很快得到香港、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印尼和上海等地眾多鄉賢甚至非客籍人士的熱烈響應和支持,在短時間內籌得200多萬元善款。這筆款項全部用於資助260名嘉應學院和1000名市職業技術學校的貧困優秀學生完成學業。


晚宴開始前,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嘉代表市委、市政府與香港梅州聯會訪問團互贈了紀念品。副市長鄭少偉致辭,他表示,香港梅州聯會一直發揚客家人團結、愛國、愛港、愛鄉的精神,為祖國、家鄉的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此次聯會組團回梅開展活動,對提倡社會公德、構建和諧社會,增強全社會關注弱勢群體的意識,必將起到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香港梅州聯會今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家鄉的各項建設,攜手共創家鄉美好的明天。


在主題為“愛心傳送,桑梓結情”的傳燈愛心晚會上,副市長陳衛平,香港梅州聯會榮譽顧問、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常委、原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張廷翰,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餘國春,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分別作了講話。林光如代表香港梅州聯會向市政府捐贈了204萬元用於資助貧困學生的善款支票,嘉應學院向香港梅州聯會回贈了“惠愛樹人”匾牌。


陳衛平指出,香港梅州聯會為解決貧困學子就學困難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倡導和樹立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社會新風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她希望社會各界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捐資助學的行列中來,並希望受資助的學生把暫時的困難和香港梅州聯會的愛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學好知識、學會做人,立志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用自己的知識和愛心回報社會、奉獻社會。


晚會由市政府和香港梅州聯會主辦、嘉應學院承辦,主要由嘉應學院師生表演歌舞等,分為“傳一盞燈,傳一份愛”、“握著你的手,握著我的手”、“愛的紐帶”、“桑梓結情,擁抱太陽”四個部分,整場晚會貫穿著愛的旋律,精彩感人,最後在全體嘉賓與一萬多名師生同唱《傳一盞燈,傳一份愛》主題歌中結束。


昨日下午,香港梅州聯會還在嘉應學院舉行真情懇談會,資助者與嘉應學院和市職業技術學校的受助學生面對面真情交流。餘國春、羅煥昌、林光如、梁亮勝等寄語受助學生努力學習成才,並勉勵他們能將這份愛傳承,將來有能力時也要回饋社會,關愛、幫助有需要的人。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興寧市工商聯簡介

興寧市工商業聯合會(簡稱市工商聯、又稱商會),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的地方組織,會址在興城鎮老街6號,內設會員部和經濟部二個部門,現有873個會員。


一、興寧市工商聯組織沿革


一九五O年八月,興寧縣設立工商業聯合會臨時機構,主任羅桂銓,副主任江徽五、盧錦棠、李沾群。一九五三年一月,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工商業聯合會組 織通則》,興寧縣工商業聯合會籌備委員會成立,主任牟松山,副主任李文瀾、鄭萬選。各區鎮設工商業聯合會分會或辦事處。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興寧縣 工商業聯合會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二十一人,主任丘琦,副主任李文瀾、鄭萬選;監察委員七人,主任牟松山,副主任張伯平。一九五五年六月二十 日,成立了工商聯黨組,由縣委副書記王士中兼任書記,成員有李青、盛海山、張容祥、牟松山、吳元坤、王致發、丁新民、姜成堯。另列席人員兩人,鍾煥祥、黃 政浩。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於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五日召開,選出執委三十一人,主任鄭萬選,副主任藍子軍、朱熾春、張伯平。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四日召開第三 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三十五人,主任胡翔獅,副主任鄧金煥、朱熾春、張伯平。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召開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三十五人,主任 胡翔獅,副主任黃政浩、朱熾春、張伯平。文革期間工商聯被迫停止活動,直至一九八二年一月十五日才召開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二十七人,主任羅逸權,副主作朱熾春、胡翔獅、李谷蘭、田 伯坤、溫作東、鐘丁、陳浩明、劉仿堯、侯玉輝。一九八五年九月九日召開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三十一人,主任羅逸權,副主任劉仿堯、張方、侯玉輝、 胡翔獅、林尚英、朱熾春、曾慶明、張學雄、鄭少偉,聘請旅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羅煥昌先生、劉宇新先生為名譽主任。一九八八年九月召開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選 出執委三十一人,主任鄭少偉,副主任盧偉粦、侯玉輝、劉光漢、張方、羅敬堯、廖宏基。聘請旅港工商界知名人士羅煥昌、劉宇新、伍名珍、李亮宏和本會老一輩 領導羅逸權、胡翔獅為名譽主任;聘請朱熾春為顧問。一九九三年三月召開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二十七人,主任鄭少偉,副主任劉光漢、劉洪王、羅榮 光、羅桂瓊、彭法添、廖宏基。繼續聘請羅煥昌、劉宇新、伍名珍、李亮宏、羅逸權、胡翔獅為名譽主任,朱熾春和旅港實業家李茂康為顧問。鄭少偉選任副縣長 後,主任由盧偉粦接任,並補選毛仕芳、葉文淵為副主任。一九九七年三月召開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三十七人,會長盧偉粦,副會長彭法添、廖宏基、毛 仕芳、葉文淵、陳仕華、劉洪王、羅桂瓊、饒振金。聘請鄭少偉、胡翔獅、劉宇新、李茂康、羅煥昌為名譽會長,朱熾春為顧問。二OO二年一月召開第十屆會員代 表大會,選出執委四十五人,會長黃啟方,副會長彭法添、毛仕芳、葉文淵、陳仕華、曾桂祥、莊崇洪、何善忠、鍾漢森、鍾天新、曾雨金、黃啟亮、黎新朋,秘書 長黃河。二00六年八月成立工商聯黨組,由興寧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饒振金兼任黨組書記,黨組成員由彭法添、彭苑標、毛金鵬、羅琳組成;二OO六年九月召開第 十一屆會員代表大會,選出執委五十五人,會長張堅力,副會長饒振金、彭法添、彭苑標、毛金鵬、李波、劉偉權、黃國華、黃啟亮、何全君、劉紹聰、鍾天新、陳 仕華、莊崇洪、石育清、黎新朋、葉柳春、藍惠普、徐毅堅、陳均耀,秘書長黃河。


興寧工商聯成立五十多年來,在貫徹黨和政府對工商 業者的政策,推動會員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一九八二年恢復活動以後,貫徹執行黨的一個中心、二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團結和組織全體 會員,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經濟生活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宣傳黨和政府的有關政策,關心會員的工作和生活,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建議,成 為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會員的橋樑和紐帶。還開展了經濟諮詢活動,工商專業培訓,興辦企業,開展海外聯誼工作,協助政府引進資金、技術、人才等活動發揮了作 用。


二、新時期工商聯的性質


一九九一年七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工商聯若干問題的指示,即[9115號文 件,中共中央賦予工商聯新使命,規定了工商聯的性質,即工商聯是黨領導下的以統戰性為主,兼有經濟性、民間性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新時期工商聯和五十年 代的工商聯在性質和作用上既有繼承,又有很大的不同。五十年代初,黨對建立工商聯的最初考慮是:把民族工商業者組織起來比不組織起來有利,允許工商聯代表 其會員的合法權益。這些有益的經驗值得新時期工商聯繼承和發揚。


三、工商聯工作的對象


根據中共中央[9115號文件規定,工商聯工作的主要對像是: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港澳台僑投資企業和部分鄉鎮企業,以及包含非公有製經濟的有關企業。


四、工商聯的主要任務、作用


中央賦予工商聯的任務是對非公有製經濟代表人士,即對私營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和三胞投資者介紹黨的方針、政策,進行愛國、敬業、守法的教育,反映他們 的正確意見,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工商聯應為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製經濟代表人士的一個橋樑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有製經濟的助手,並在和港澳台及世界各國工 商界的聯絡中起到特有的作用。


五、工商聯的主要職能

1、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及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的政治協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參政議政;

2、引導會員積極參加國家經濟建設,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促進社會全面發展;

3、做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

4、發揚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倡愛國、敬業、守法,提高會員素質,培養積極分子隊伍。

5、代表並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意見、要求和建議。

6、引導會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先富幫後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7、為會員提供信息和科技、管理、法律、會計、審計、融資、諮詢等服務。

8、開展工商專業培訓,幫助會員改進經營管理,完善財會管理,照章納稅,提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

9、組織會員舉辦和參加各種對內對外展銷會,交易會,組織會員出國、出境考察訪問,幫助會員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10、增進與香港、澳門特區及台灣地區和世界各國工商社團及工商經濟界人士的聯繫和友誼,促進經濟、技術和貿易合作的發展,協助引進資金、技術、人才;

11、為會員提供有關證明,協調關係,調解經濟糾紛;

12、辦好會辦企業、事業;

13、承辦政府和有關部門委託事項。